以下文章来源于爱吃洋芋的酸菜鱼 ,作者爱吃洋芋的酸菜鱼
嘿,各位小伙伴们!今天咱来聊聊 WB(Western Blot)、PCR、细胞实验中那些常见的有毒物质。搞科研虽然充满挑战和乐趣,但可不能忽视这些潜在的 “小危险” 哦。
一、WB 实验中的有毒物质
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:
在配制聚丙烯酰胺凝胶时会用到这两种物质。它们具有神经毒性,可通过皮肤吸收和呼吸道进入人体。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手脚麻木、刺痛,甚至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。
安全小贴士:在配制凝胶时一定要戴手套和口罩,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。避免直接接触这些物质,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了,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。
SDS(十二烷基硫酸钠):
常用于蛋白电泳。SDS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,吸入也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。
安全措施:操作时同样要戴手套和护目镜,避免其粉末飞扬。
二、PCR 实验中的有毒物质
溴化乙锭(EB):
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!它是一种强诱变剂,有潜在的致癌风险。在核酸电泳中常用来染色。
正确做法:现在有很多无毒或低毒的核酸染料可以替代 EB,尽量避免使用 EB。如果必须使用,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在专门的染色区域进行操作,戴手套和口罩,避免接触到皮肤和吸入其粉末。
dNTP(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):
虽然本身毒性相对较小,但如果接触到皮肤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。
注意事项:操作时戴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。
三、细胞实验中的有毒物质
二甲基亚砜(DMSO):
常用作细胞冻存液的成分之一。DMSO 可经皮肤吸收,对皮肤有刺激性,高浓度时可能会引起中毒。
安全要点:在使用时要小心操作,避免洒出。如果接触到皮肤,要及时清洗。
甲醇:
在细胞固定等步骤中可能会用到。甲醇有毒,吸入或接触皮肤都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操作规范: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,戴手套和口罩,防止甲醇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总之,在进行基础科研实验时,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常见的有毒物质保持高度警惕。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,做好防护措施,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。毕竟,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呀!
*文章仅供学术交流,非商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