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▲Seahorse检测孔板结构图
Seahorse检测的最大特点就其是对活细胞进行实时动态检测,其检测指标OCR、ECAR反映的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速率,而不是某个时间点某个分子具体水平。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脂肪酸氧化(Fatty Acid Oxidation,FAO)的原理实质是通过阻断相关通路,引起细胞耗氧速率的变化来检测指示细胞对脂肪酸的代谢水平。
先认识几个名词
LCFAs,长链脂肪酸(Long-chain fatty acids)。
Palmitate,棕榈酸酯,长链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与醇类(如乙醇、甘油)或氨基酸(如半胱氨酸)等含羟基的化合物形成的酯。
CPT-1,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(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I),位于线粒体外膜上,可将长链酰基辅酶A(Acyl-CoA)转化为其酰基肉碱等价物,这些等价物通过肉碱-酰基肉碱转位酶转运到线粒体内室,然后由 CPT-2重新转化为Acyl-CoA,因此,CPT-1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 β-氧化的限速因子。
ETO,乙莫克舍(etomoxir),不可逆地抑制CPT-1。
β-氧化,指的是脂肪酸氧化分解,最终产生乙酰辅酶A(Acetyl-CoA)和酮体的过程。

▲安捷伦官网FAO机制图(老版)
Palmitate:BSA,是一种外源的预共轭、质量稳定的脂肪酸底物,可简化获取细胞代谢表型功能数据的过程。这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共轭脂肪酸底物能解除繁琐、耗时而多变的轭合过程。这个复合物,我估计是安捷伦公司这边对底物做的优化升级,所以上面的老版本的脂肪酸代谢机制图也换成了下面的这个。
Palmitoyl CoA,棕榈酰基辅酶A,它是酰基辅酶a硫酯,是棕榈酸的一种“活化”形式,可以通过肉碱穿梭系统(将脂肪酰基辅酶a分子运送到线粒体)运输到线粒体基质中,一旦进入,就可以参与β-氧化(方程式如下:Palmitoyl-CoA + 7 CoA-SH + 7 NAD+ + 7 FAD → 8 Acetyl-CoA + 7 NADH + 7 H+ + 7 FADH2)。随后,Acetyl-CoA 进入TCA循环。CAT(carnitine-acylcarnitine translocase),肉碱-酰基肉碱转位酶

▲安捷伦官网FAO机制图(新版)
总结一下
综合上述图文,外源棕榈酸酯(或其与BSA形成的复合物)通过脂肪酸运输蛋白(FA Transporter)进入细胞质中,经酰基辅酶A合成酶(Acyl CoA Synthetase)转化为棕榈酰辅酶A(Palmitoyl CoA),再依次由线粒体外膜上的CPT-1、线粒体内幕上的CAT、线粒体内膜上的CPT-2转化、运输、再重新转化为棕榈酰辅酶A,随后通过β-氧化,进入TCA循环。接下来就是和糖代谢一样的耗氧了,所以也就也可以通过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来进行检测了。
如果细胞培养基中不含长链脂肪酸类营养物质,细胞内的本底脂肪酸有没有呢?我猜肯定有,GPT-4.1和Gemini都说有(如下图,https://sci.justscience.cn/chatgpt),其中Gemini提供了文献(书名《The Cell: A Molecular Approach. 2nd edition》)。

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我们的Seahorse技术顾问说的就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棕榈酸酯作为底物来测FAO,只要加ETO即可。所以我想深入一点,想定量地了解基础脂肪酸代谢水平在总的能量代谢中大概占多少。但是现在比较晚了,我还要去洗衣服,刚好也还有不少别的东西没讲(比如结果计算,咋看等等)就等下次再说了。